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能够使资本要素按一定规律有序地自由流动和高效利用,也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完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研究和学习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不仅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前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金融理论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论述了货币和货币资本,在第3卷中详细阐述了生息资本、信用和虚拟资本,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是按照货币、货币资本、生息资本、信用制度、虚拟资本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层层深入、系统全面、逻辑完整地阐释了他的金融观点和金融理论[1]。
(一)马克思的货币及货币资本理论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马克思的货币观点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因此货币的本质是商品。马克思明确指出:“既然其他一切商品只是货币的特殊等价物,而货币是它们的一般等价物,所以它们是作为特殊商品来同作为一般商品的货币发生关系。”[2]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的过程中,随着商品交换矛盾的日益扩大发挥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种基本职能。
追求超额利润是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的动力。马克思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他关于货币资本的观点,认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最后产物,资本的总公式是G-W-G′,这个公式表现了资本运动的基本特征。在公式中,增加的货币即G′与G之间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用货币表现则为利润。因为产生了增加的货币,这一货币的量的变化,使利润具有为资本家提供“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3]的功能。起点的货币比终点的货币增殖了即 (G′〉G), 这时货币成为资本形态的货币,即货币资本。通过这样的流转和变化,货币和货币资本在流通形式、流转顺序、使用目的以及限度都出现了不同,这些都使流通中的货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也使货币和货币资本有了本质的区别,因此形成货币资本的动力是资本家对利润即剩余价值的追求。马克思在分析了货币和货币资本本质不同的同时,还强调商品和货币的流通并不能刺激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的首要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商品经济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
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理论分析了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同时货币流通也是商品流通的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与商品的发展,货币流通又反过来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从而推动商品生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该理论指出,货币流通一定要与产业经济相适应,货币资本的循环一定要结合产业资本的循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货币是金融市场的衡量单位,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因此马克思的货币和货币资本理论是我们研究“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4]这一论断的基础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信用理论和虚拟资本理论
在《资本论》第1卷关于货币理论的论述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生息理论、信用理论和虚拟资本理论,从而构成其金融理论的核心。
1.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让渡
关于信用的内涵,马克思以揭示信用本质的方式对信用进行了界定,他指出:“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让渡的这种特有形式的运动。” 即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让渡,当货币职能发展为与支付手段相联系时,形成信用关系。在简单商品流通中, 产生了债权与债务的借贷关系, 债务人作为买者, 债权人作为卖者,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发生了最初的信用关系,它是随着产业资本的发展而产生和逐步扩大的。
关于信用产生、发展和作用,马克思以货币为起点,系统地考察了信用的产生、发展以及作用;同时区分了发达商品经济中信用的三种形式,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公共信用”;指出“商业信用”是最基本的信用制度,即信用发挥了货币的基本职能,使产业资本的商品的加速流通,从而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成本和费用,最终到达节约货币的效果。 因此,在商业信用制度下,通过依靠商业信用,每个企业可以把全部货币用于当期生产,不必再储备过多的实物货币留作生产和再生产,这样改善了生产的资本需要。因此,资本快速流转的作用,使商业信用能够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从而使产业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利润。而“银行信用”则是以银行作为中介媒质,通过作为商业信用的借贷资本的运动来清偿贷进和贷出差额,使产业资本家的生产和经营节约货币或者使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不用货币,起到节约流转费用的作用。
关于信用导致的正面和负面经济效果,马克思认为信用促使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是加速资本集中的强大杠杆,并催生了股份制度的产生,对从事需要巨额资金才能进行的宏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