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教学》
学习成果互认和学分银行在国外研究和应用较早,如19世纪的美国学分转移体系,还有20世纪80年代欧洲建立的高等教育学分体系。[1]另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和韩国学分累积制度。就国内的情况来看,各开放大学试点单位均将学分银行纳入筹建目标之一,进行项目研究,但是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现状的学分银行相应体制、机制,还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一、学分银行的意义
第一,学分银行为教育需求提供保障。学分银行的建设有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互认和衔接,使非正规教育得到社会认可成为可能;有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使各类教育更灵活更人性化地展现于普通人面前;有助于满足公民多元化发展需要,连接一个广泛的体系网络;有助于扩大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增添个人成才晋升通道,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消除容量限制。
第二,学分银行为教育改革树立标杆。回顾涉及教育体制的“钱学森之问”到“陈寅恪问题”,再纵观教育市场中出现的某些“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就死,一死就放”的循环乱局,可以说,全社会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充满期待。继续教育相对其他教育来讲更灵活和开放,同时覆盖人群最广、教育形式最丰富,它涵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分银行是继续教育领域的主打设计之一,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经过实践检验的成果能够推演到其他教育领域。
第三,学分银行为终身教育寻求突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搭建全民多种学习需求的平台,促进各类学校、机构和学习场所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学习支持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能够相互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相互衔接,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机制和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学分银行是这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制度的“突破口”。[2]
第四,学分银行为开放大学提供有力抓手。开放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紧迫的过程。因为专业开发和师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的培育过程,另外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又面临着建设、淘汰、更新周而复始的轮回;而国家对于开放大学的建设又圈定了一个较短的建设周期。如何在保证质量、实效前提下,尽快将开放大学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广泛支持,从而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使支撑开放大学建设的各个项目能够蓬勃发展,那么明确一个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什么要选择学分银行,这一点从开放大学和学分银行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一窥端倪。
二、开放大学和学分银行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继续教育”篇章中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在“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中提出: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任务中,也有这样的项目,即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4]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家教育制度层面的设计,透漏出以下信息:
第一,开放大学与学分银行紧密联系。开放大学和学分银行都是被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正式提出来的,共同作为搭建继续教育和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设计,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第二,开放大学与学分银行定位有区别。规划纲要指明,开放大学对于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学分银行则为建立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提供载体保障,可以说一个是开放继续教育的“进口关”,另一个是“出口关”。
第三,学分银行以开放大学为依托。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通知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重点任务的政策设计形式是“一主体四制度”,即以开放大学(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中央电大)为主体进行综合实验,并融合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自学考试和成人高招等四项制度,其中前两项制度是创新设计,后两项制度则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